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2025年“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市委、市政府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部署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中共石家莊市委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作為2025年市委一號文件印發。
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市委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突出年度性、針對性、實效性,將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主題,研究提出了我市2025年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和舉措,確保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在我市落地見效。
文件共分7個部分,25條,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持續、四聚力、一強化”。
“兩持續”。一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文件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要位置,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文件提出,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深入實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產量穩定,提升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和品質,保障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文件就加強耕地保護建設提出了具體舉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害是種子,文件就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科技和裝備支撐進行了安排部署。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文件就落實糧食生產支持保護制度進行了明確,保護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二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是“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這個底線如何守牢,文件進行了具體部署。提出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緊盯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和成效鞏固,持續推動“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安全政策落實,統籌農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貧致貧對象的識別認定,建立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為切實管好用好脫貧攻堅以來國家投入形成的項目資產,文件提出,健全幫扶資產長效管理機制,按照“鞏固、升級、盤活、調整”要求,健全資產形成、確權移交、管護運營、收益分配等全程監管制度,明確誰來管、管什么、怎么管,確保經營性資產保值增效、公益性資產持續發揮作用。
“四聚力”。一是聚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興業才能富民。文件提出,全產業鏈提升糧油、蔬菜、果品、中藥材、奶業和畜禽六大農業主導產業,支持農民發展手工作坊、庭院經濟、林下經濟、民宿經濟等適合家庭經營的產業項目。發展鄉村產業,根本目的還是富民。文件提出,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同帶動農戶增收掛鉤。外出務工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文件把促進農民工穩崗就業擺在了重要位置,提出強化就業服務和勞務協作,加大穩崗就業政策支持。針對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文件提出,推動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和有效運轉,依法糾治各類農民工欠薪問題。二是聚力推進鄉村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持續改善農村民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應有之義。對標農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要求,文件提出,統籌縣域城鄉規劃布局,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快補齊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完善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2025年,我市將繼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村未改廁所應改盡改,完善長效管護“五項機制”,優化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理體系,鼓勵群眾自發參與村莊日常保潔,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建設一批美麗庭院,持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推動村莊由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三是聚力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鄉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關鍵是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方面,要給基層賦能。文件強調,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黨組織分檔管理,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另一方面,要給基層減負。文件強調,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嚴格控制對基層開展督查檢查考核。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圍繞加強文明鄉風建設,文件提出,豐富鄉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持續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辦、厚葬薄養等突出問題。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文件提出,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常態化開展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嚴厲打擊農村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四是聚力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重點是完善“三塊地”的管理制度。第一塊地是承包地。文件提出,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第二塊地是宅基地。文件提出,扎實做好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暢通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效渠道。第三塊地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文件明確,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文件提出,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依法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一強化”。就是強化要素保障。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發展要素支撐。文件提出,創新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完善鄉村人才培育和發展機制。優先保障農業農村領域一般公共預算投入,鼓勵金融機構結合農業生產特點和經營主體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強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壯大農村各類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隊伍,培育一批高素質農民,鼓勵和引導城市人才服務鄉村。
改革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法寶,要堅持守正創新,嚴守政策底線紅線,確保農村改革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今年市委一號文件還就村莊規劃編制、農村土地流轉、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農村宅基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