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鐫刻軍民如磐,滔滔滹沱奔涌強軍戰歌。4月23日,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在北京召開,石家莊市以優異的成績第十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正定縣和平山縣蟬聯“全國雙擁模范縣”。
“全國雙擁模范城”是由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命名的城市榮譽稱號。“十連冠”,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石家莊這片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土地,對紅色基因的傳承,是千萬軍民攜手書寫的魚水深情答卷,更是新時代雙擁精神在燕趙大地的璀璨綻放。
“全國雙擁模范城”不僅是榮譽,更是使命。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連續十次獲此殊榮的城市,石家莊以“軍民團結如一人”的信念,將雙擁工作融入城市血脈,以制度創新為筆、以實干擔當為墨,繪就了一幅“軍地協同、社會參與”的時代畫卷。
擎旗定向:擘畫雙擁新藍圖,鍛造軍民共建“強引擎”
從“軍車免費通行”的暖心標識,到“退役軍人優先”的莊嚴承諾;從軍屬就醫“綠色通道”的溫馨指引,到軍人子女入學“一站式服務”的便捷窗口——石家莊的街頭巷尾處處彰顯著對軍人職業的尊崇。
筑夢新時代,厚植雙擁花。這座城市的雙擁沃土,源于頂層設計的持續“滋養”。
市委、市政府和石家莊警備區始終堅持把雙擁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黨政軍領導班子考核體系,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的站位謀劃部署、大力推進,創新實施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雙擁工作,推動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市政府把雙擁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與經濟工作一同部署、一體推進。
全市創新構建“三強機制”(強黨委領銜指揮鏈、強軍地聯席議事制、強政策閉環保障網),以組織領導力的層層傳導,激活雙擁共建全域生態,推動雙擁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運行。
枝葉關情:服務升級提質效,譜寫惠軍“暖心曲”
發展不忘擁軍,平時不忘戰時。石家莊以“后方無憂”助力“前方無畏”,用“硬核舉措”回應官兵期盼:
——健全擁軍支前體制機制,市、縣兩級均成立擁軍支前軍地協調小組,組建社會擁軍支前隊伍。以落實“雙清單”制度為抓手,幫助部隊協調解決實際問題600余件(次)。
——市財政撥付5000余萬元,全面啟動軍供站新站建設項目。常態化開展科技、政策、醫療和文化擁軍,在水電氣訊、行政審批、產權登記、土地規劃、道路交通等方面給予優先優質保障。
——妥善解決“三后”之憂,近年來,全市轉業軍官在行政、參公崗位安置比例達98%;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在事業單位崗位安置比例達77%;解決隨軍家屬就業近170人,設立帶編崗位定向招錄軍屬;市財政每年列入600余萬元預算用于發放未就業配偶生活補貼;幫助4000余名軍人子女享受中高考加分優待,解決入學入托問題。
——常態化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專項慰問、“聚焦一線·聚力解難”——“石”分暖心慰問行系列活動,全市各級、各部門送去慰問品價值近3000萬元,社會各界愛國擁軍單位、組織和個人累計捐贈慰問品價值900余萬元。
——擦亮“石”惠擁軍品牌,全市備案的1500余個停車場、22.4萬個停車位全部執行軍車免費,全市高速公路收費站點全部執行軍車免費通行,現役軍人、軍隊文職人員、殘疾軍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和地鐵。
——30余處景區面向全國退役軍人免票,年受益超10萬人次。
…………
數字背后,是“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堅定實踐。從新兵入伍的鮮花簇擁,到老兵返鄉的“榮歸故里”儀式;從邊海防官兵的“暖心包裹”,到軍屬醫療的“綠色通道”;從“情系邊海防”走訪慰問到“石分暖心”常態化活動——石家莊以潤物無聲的細節,詮釋著“你護國,我護你”的深情厚誼。
創新賦能:多元模式激活力,打造雙擁“生態圈”
“優撫對象到店有禮”“憑證件享受折上折、減免等擁軍惠軍套餐”……4月3日——7日,石家莊市2025年春季家電數碼惠軍專場購活動火爆進行,以大力度優惠讓利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我市還連續5年承辦河北省“百城萬店擁軍行”活動啟動儀式,常態化開展“擁軍服務站”集中授牌、“弘揚雙擁傳統·關愛軍人健康”、軍人驛站打造、“光影擁軍”等一系列形式新穎、內涵豐富的社會化擁軍活動,不斷濃厚尊重尊崇氛圍。
在灣里廟步行街,500家“擁軍服務站”構成全國規模最大的雙擁示范街區,千余條優惠措施涵蓋衣食住行;在時光街,“擁軍商圈”為軍人提供“折上折”專屬禮遇;在中山路,雙擁主題燈光秀點亮城市夜空,LED屏幕上“軍民團結如一人”的標語與霓虹交相輝映……
石家莊以市場化思維激活社會擁軍熱情,形成“千企萬店齊擁軍”的燎原之勢。
更令人矚目的是,這里誕生了全國全省多個“首次”:全國首個退役軍人小鎮,為退役軍人提供從退役初始到職業生涯全周期的“一站式”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在全省率先開辦市級軍休老年大學。出臺市級軍休工作規范和細則;率先啟動全國優待證發放工作,承辦全省優待證首發儀式;在全國率先開展“法律政策落實年”試點工作,被退役軍人事務部定為“蹲點抓落實”活動指定城市;率先依托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老兵“軍之緣”調解室,成立退役軍人法律服務志愿隊,為3000余人(次)提供了涉軍維權法律咨詢服務。
雙擁,在這里,已從政府主導升華為全民自覺。
軍地同頻:共繪發展同心圓,澆開雙擁幸?;?/strong>
軍愛民,“人民”二字重千鈞。
駐石部隊視駐地為第二故鄉,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力支持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在鄉村振興、應急搶險、助學興教、醫療援助、國防教育、志愿服務等領域書寫擔當:
——投入5000萬元幫扶80余個村莊,打造“軍民共建示范村”,援建小學、幼兒園23所,資助困難學生百余名。
——在防汛救災、撲滅山火等應急救援任務中,駐石部隊官兵先后發動萬余名官兵、民兵奔赴應急搶險一線,出色完成巡邏封控、物資配送、環境消殺、轉移群眾、防洪固堤、災后清淤等任務。
——成立國防教育宣講團,走進中小學校,廣泛開展宣講活動,探索形成了國防宣傳系列化、國防宣講普及化、專題培訓常態化、國防作品精品化、教育陣地配套化的“石家莊經驗”。
軍民同心,匯聚制勝偉力;軍民合力,共鑄鋼鐵長城。我市不斷加強軍地共建,市領導每年帶隊赴海軍“石家莊艦”走訪慰問,“城艦共建”19年來,一城一艦結下深厚情誼。扎實開展“城連共建”活動,為西藏軍區某邊防連隊建設室內體育場館并對周邊基礎設施實施提升改造,在祖國邊疆留下雙擁佳話。
文化鑄魂:打造石家莊雙擁“城市名片”,凝聚強國“向心力”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市不斷創新宣傳載體、豐富宣傳教育活動,大力營造尊崇軍人職業、尊重退役軍人的濃厚氛圍。雙擁精神,已深植于城市肌理:
——全國首創“雙擁地鐵專列”,車身繪滿軍旅元素,日均傳播受眾超百萬人次。
——建設“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70余所,建成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3個、市級38個。
——建成革命軍事館、雙擁主題公園、國防教育一條街、雙擁廣場等示范型場所60余處,中山路國防教育一條街成為紅色打卡勝地,雙擁地標成為城市的亮麗風景。
——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榮膺“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范單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同福集團董事長劉山國獲評2023年度全國“最美退役軍人”。2人被評為2024年度全國“模范退役軍人”。11人被評為河北省“優秀退役軍人”。全市130余名退役軍人被選樹為河北省“千名優秀退役軍人”等,續寫“脫下軍裝還是兵”的傳奇。
四年磨一劍,十冠映初心。站在新的起點上,這座城市正以“領跑者”姿態,以更強的擔當、更實的舉措,匯聚起“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的深厚偉力。從太行山麓到滹沱河畔,從城市街巷到哨所營區,這座英雄之城,將以更磅礴的軍民合力,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征程上,續寫軍民同心、奮斗奮進的新時代雙擁共建工作石家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