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石家莊出現陰雨天氣,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秋收作物收獲和冬小麥播種進度,同時影響秋收作物晾曬。針對當前氣象條件和生產形勢,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發布秋收秋種技術建議。
農技專家建議廣大農戶及時排水,搶時收獲。針對瀝澇嚴重的地塊,要集中開展溝渠疏通、機械排水,以降低田間水位和土壤持水量,促進耕地散墑。濕度較大但沒有明顯積水的田塊,可以使用履帶式玉米收割機進行收割,也可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對現有農機進行改造,通過增大輪胎(履帶)接地面積,確保農機在潮濕、泥濘地面正常行走作業;機械不能下地的或者倒伏嚴重的地塊,要抓緊組織人工搶收,力爭成熟一塊、收獲一塊。
在適墑整地方面,應特別注意對倒伏的秸稈進行精細粉碎還田,待土壤濕度允許后,及時進行深翻晾墑、翻耕曬垡,使土地較早達到待播狀態。黏重土地需要注意耕翻“寧晚勿爛”。為節省農時、減少機械作業次數、減輕機械碾壓影響,提倡使用可以一次性完成滅茬、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多道工序的小麥免耕播種機進行播種作業。
今年石家莊小麥適宜播期為10月10日至18日,在適宜播期范圍內,保證畝基本苗20萬至25萬株為宜。針對今年可能出現的部分晚播地塊,農戶要適當加大播量,保障充足的基本苗。超出適期范圍后每晚播1天畝增加1萬基本苗,畝基本苗最多40萬至45萬。播種時晚播濕地可適當淺播,播深以控制在3cm至4cm為宜,過深缺氧,過淺易凍。
對于晚播麥田應施足底肥,提倡增施有機肥,可適量增施磷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提高分蘗成穗率。小麥播種后要根據土壤墑情酌情鎮壓,待土壤有2至3公分干土層再鎮壓,土壤黏重、濕度大的地塊不要鎮壓,以免發生土壤板結,影響麥苗生長。出苗后苗齡較小的麥苗,冬前可酌情采取噴施蕓苔素內酯或澆灌越冬水等措施,提高植株抗寒抗旱能力。
此外,由于地塊濕度大,利于莖基腐病、紋枯病、根腐病等病原菌和地下害蟲繁殖。播種前可選用丙硫菌唑·戊唑醇等殺菌殺蟲復配高效懸浮種衣劑進行種子拌種或包衣,既可減輕土傳病害發生,也可對地下害蟲起到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