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將抓好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作為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現實檢驗。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推進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一)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自覺,全力以赴抓好督察整改各項工作,加快整改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二)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清醒認識生態文明建設處于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的戰略判斷,堅決克服盲目樂觀思想,杜絕標準低、行動緩等現象,自覺增強綠色發展戰略定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政治責任體現在狠抓落實上,把擔當精神體現到實際工作中,逐級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強化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提高污染治理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
(三)嚴格落實《石家莊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全面落實“管發展必須抓環保、管生產必須抓環保、管行業必須抓環保”要求,嚴格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考核,強化剛性指標約束和考核結果運用,引導各級黨政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倒逼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
二、深入推動結構調整
(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堅持主導產業增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強幫扶支持指導,做優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培育龍頭企業、特色產品和企業品牌,做精現代食品產業;堅持創新發展、融合發展,做強生物醫藥產業;實施核心技術突破和優勢企業培育行動,做大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龍頭牽引、鏈群提質、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圍繞企業需求和產業鏈配套,強化政策支持、資源資金和要素保障,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
(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緊盯市委、市政府及省發展改革委部署的減煤任務,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確保完成“十四五”各項任務目標;推進風電光伏開發利用,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和新型儲能項目建設,適度超前規劃電網建設,為新能源入網和消納提供有力支撐;加強與省發展改革委及上游氣源企業溝通,督促縣(市、區)及城燃企業做好年度用氣需求預測及天然氣合同簽訂工作,持續提升天然氣保障能力。
(三)推進運輸結構調整。鼓勵企業發展大宗貨物“鐵路干線+新能源重卡接駁”聯運組織模式。積極引導鐵路運輸企業與煤炭、礦石、鋼鐵等大型企業采用“量價互保”等模式。采取“鐵路讓一點、貨主擔一點”的方式,鼓勵鐵路運輸企業與物流園區、大型工礦企業等開展合作。加強對9家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已接入鐵路線的大型工礦企業重點監測,確保其采用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貨車、清潔能源貨車和國六及以上排放標準貨車等清潔低碳運輸方式運量占比達到90%以上。
(四)推動產業向綠色發展。支持經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推動環評監督從“被動管控”轉向“主動服務”,依托環評審批預約掛號平臺,提前介入、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提供政策咨詢;利用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對失信單位實施靶向監管。開展送法律、送政策幫扶行動,增強環評單位守法意識和業務能力,推動項目順利落地。深入推進重點行業環??冃揂,組織A級重點行業企業參加創A領跑企業評選,全面提升A級企業競爭力。對全市首次發證和重新申請的排污單位持續開展“常態化”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全面提升排污許可管理工作水平。開展相關行業企業年度執行報告規范性審核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到位。積極爭取國家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
(五)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積極參加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CCER)交易市場建設。組織實施重點企業年度碳排放量核算,開展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核查,確保按時完成配額清繳任務。開展鋼鐵、水泥行業碳減排專項服務行動。鼓勵因地制宜開展甲烷排放控制試點示范。
三、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持續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重點,聚焦PM2.5和O3污染協同控制,著力推進VOCs和NOx總量減排,鞏固拓展“退后十”成果。加大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和應急減排力度,嚴格環境準入,涉氣產業集群“一群一策”整治提升,加快實施燃煤(燃氣)鍋爐整合關停,持續提升重點行業企業和涉VOCs企業治理水平。以工地、道路、場站庭院等區域為重點狠抓全域控塵,嚴防秸稈垃圾露天焚燒,加強餐飲油煙治理,穩步推進大型規?;笄蒺B殖場大氣氨排放控制試點工作。固化完善網格監管、以電控污等工作機制,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嚴格落實差異化管控要求,堅決杜絕“一刀切”,統籌兼顧、精準施策、聯防聯控,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二)持續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一是加強重點河流湖庫綜合治理。圍繞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綜合施策、系統治理,不斷提升河流水質。二是嚴格落實河長制工作要求,督導各級河長切實履行職責,加強河道管理保護,扎實開展常態化巡河,及時發現查處存在問題。三是深入推進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持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四是依法依規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三)持續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實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開展受污染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持續深化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建立農藥原藥、焦化企業騰退地塊清單,優先監管地塊基本完成土壤污染管控。加強和優化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監管,嚴防違法違規開發利用。嚴格落實地下水國考點位“一點一策”,實施化工園區地下水污染專項整治行動。鞏固農村環境整治成效,堅持資源化利用優先,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強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查整治與運行管理,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存量清零、動態隨清。落實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管理制度。
(四)強化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進展評估,持續推進“無廢細胞”建設工作,探索創建更多場景“無廢”模式。強化大宗固廢綜合利用處置,開展典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排查,推動工業固廢依法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積極推進退役風電葉片、光伏組件等新興廢棄物循環利用。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組織開展塑料污染治理聯合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水平,發布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引導性公告。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開展危險廢物經營“引領性”企業建設工作,推動危廢填埋量占比穩中有降。強化重金屬污染防控,確保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4%以上。深入開展尾礦庫污染治理,完善“一庫一檔”分級管理。強化新污染物治理,開展第三次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嚴格落實履約淘汰、限制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
(五)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監管。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疑似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線索核查整改,配合省開展第二批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評估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紅線成效評估。繼續配合省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實施石家莊市滹沱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工作,對石家莊市滹沱河藻類、底棲動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4項指標進行監測評價,掌握滹沱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情況分析成果應用,持續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指導井陘縣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復核評估工作。
四、加快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
(一)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扎實做好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對通報的生態環境問題深入分析原因,采取科學有效措施,細化分解、壓實責任,限期整改到位。同時,舉一反三,組織各縣(市、區)開展自查自糾,全面開展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進一步查漏補缺,補齊短板。
(二)提升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效能。大力推行“非現場”執法,持續完善數智執法體系建設,拓展先進技術裝備應用場景,提升輔助執法裝備應用技能,提升大數據分析應用能力,精準發揮科技監管作用。強化數據共享與執法聯動,推動非現場執法標準化、制度化建設,通過科技賦能、數據驅動實現執法方式的轉型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執法保障。梳理發布典型案例,健全執法稽查長效工作機制,全過程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生態環境執法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明確行政檢查主體,公布行政檢查事項,合理確定行政檢查方式,嚴格行政檢查程序,落實“綜合查一次”機制,進一次門查多件事。規范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落實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加大對大氣、水、危廢等重點領域環境違法行為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嚴肅查處環評、監測等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違法行為。
(三)健全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全面推進監測網絡建設,配合國家、省優化調整“十五五”空氣、地表水等領域生態環境監測網,組織完善市級空氣、地表水等領域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做好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白洋淀流域水質等監測任務。建立健全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監督管理機制,提升污染源監測監督管理水平。強化監測數據質量管理,防止人為干擾監測。扎實推進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提升全市生態環境監測水平。
(四)大力開展服務提升行動。主動提升服務理念,變管理為服務,打造“服務型”隊伍,加強對接、建立聯系、現場服務,確保企業訴求得到解決。創新排污權金融賦能,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為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提供有力支持。堅持嚴格執法與服務引導并重,大力推行柔性執法,注重提升執法效果,探索創新道歉承諾、志愿服務、罰后整改核查等制度,積極引導企業守法經營,跟蹤企業整改進展,給予企業適度容錯空間。審慎采取查封、停產整治等措施,充分體現生態環境執法溫度。
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負責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落實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和整體推進,具體由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牽頭開展;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要壓實工作責任,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統籌推進督察整改工作。整改任務完成后,按照《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等有關規定,及時組織驗收和銷號備案。對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市紀委監委要嚴格依照《石家莊市關于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追責問責工作方案》要求,科學精準問責,對違規行為依規依紀依法處理;通過各類媒體平臺公開整改情況,宣傳成效與經驗,曝光典型案件,營造促整改抓落實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