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yuè yì),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后期杰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魏將樂羊后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余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早年參加瓦崗起義,跟隨魏公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歸降唐朝,勸降英國公李勣。授太子洗馬,輔佐隱太子李建成,獻策平定劉黑闥和山東地區。貞觀元年(627年...
曹彬(931~999年),字國華,真定郡靈壽縣(今河北省靈壽縣)人。北宋開國名將、外戚,宋仁宗曹皇后祖父。后漢乾祐年間,起家成德軍牙將。后周世宗時,奉詔出使吳越,累遷引進使。嚴于治軍,明重軍紀,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為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乾德二年(964年),參與滅亡后蜀,遷宣徽...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饒,小字臺郎,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學家、戰略家,中書侍郎李吉甫次子。出身于趙郡李氏西祖房,胸懷大志,飽讀經史。以門蔭入仕,起家校書郎,遷監察御史,轉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歷任浙西觀察使、兵部侍郎、鄭滑節度使、西川節度使...
蘇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人。九歲能詩文,少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乾封中進士,早年為咸陽尉,因吏部侍郎裴行儉賞識,隨裴行儉兩征突厥,為書記。圣歷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為相達七年之久,深得武則天賞識。后因親附張易之兄弟,中宗時貶為眉州刺史。不久又復遷益州...
康熙十九年《行唐縣志?人物志?鄉賢篇》記載:“郤縠,行唐人。晉文公蒐於被廬作三軍,謀元帥。趙衰曰:‘郤縠可。’公曰:‘何以知其可也?’衰曰:‘縠說禮樂而敦詩書,必知御兵之道。’公乃使縠將中軍,而使郤溱佐之?!薄吨袊ㄊ?趙衰傳記》進一步揭示了趙衰舉薦郤縠的理由:“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學彌...
李左車,行唐史家莊人,秦漢之際大謀略家、軍事家。初,李左車為趙將軍陳余的謀士,為趙立下了赫赫戰功,被趙王歇封為“廣武君”。后輔佐韓信,為其出謀劃策,取燕下齊,貢獻甚大。他撰有《廣武君》兵法一部,留下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的千古名言。李左車在民間聲望甚高,有雹神之...
田叔,字少卿,西漢中山陘城(今無極)人。自幼喜武,為人廉潔自持,直爽好俠,善交朋友,被人舉薦趙王張敖處供職,官至郎中。因剛直不阿、公正無私,頗受趙王張敖敬重。 成語相關 無出其右 語出《史記.田叔列傳》:“上盡召見,與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背觯撼?。右:上,古代以右為尊。無出其...
劉琨(271-318年)字越石,西晉愛國將領、詩人,中山魏昌(今無極)人。漢中山靖王劉勝后裔。祖父名邁,有經國之才,為相國參軍、散騎常侍。父名藩,光祿大夫。劉琨少有雄心在志,善辭令,喜清談,廣交朋友,崇尚老、莊之道,友人貫以“俊郎”稱之。26歲為司隸從事。因以能文善詩,與石崇、歐陽建、陸機...
秦漢時期,正定出了一位名人趙佗。 秦時,趙佗一家封于真定。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將屠雎率五十萬大軍開始統一嶺南的行動。第四年派任囂、趙佗率領船隊攻打百越。于公元前214年完成了平略嶺南的大業,設立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命任囂和趙佗留守百越之地。任囂為南海郡尉(嶺南三郡的設置比較特殊,...
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號稱常勝將軍 。初從公孫瓚,后來歸順劉備,為主騎。公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坂,棄妻子南逃。趙云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幼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